幼兒園家訪工作PPT課件主要包含了PPT課件,教案,家訪拉近了教師與家長、幼兒之間的距離,家訪可以把教師的形象送上門,家訪前的準備工作,家訪內容等內容,歡迎點擊下載。
幼兒園家訪工作一、家訪拉近了教師與家長、幼兒之間的距離
幼兒在園出了意外情況,教師想與其家長“通氣”,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,這是教師有責任心的表現。但如果方法不當,不但不會得到家長的理解與支持,相反家長頻繁“園訪”還會對幼兒園、教師造成不良的影響。
如果教師在繁忙中抽出一點時間去家訪,會使家長很感動,會很真誠地接待教師。換句話來說:“教師一跨進孩子家門檻,問題就解決了一半。”當我們走進每個家庭與家長像朋友似的聊天,不僅縮短了與家長的心理距離,又加強了情感溝通。有很多家長,與我們談話很投機,以至于走的時候,還有些不舍,遺憾時間太短,看得出,這不是客套,而是溝通達成共識后的真誠。這對今后家園聯系工作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。
二、家訪可以把教師的形象送上門
(一)家訪要有計劃有準備
每次家訪前要對每個幼兒在園的情況做到客觀、全面的了解,并確定本次家訪重點解決的問題。這樣,家訪工作會更有實效。
(二)家訪要取得家長信任
教師在與家長的交往過程中發揮主動作用,取得家長的信任,是做好家訪,做好家長工作至關重要的一環。教師與家長初次接觸時,難免有生疏感,作為教師應主動擔負起建立相互信任的責任,還要注意反映問題的藝術性。主動向家長們介紹幼兒在幼兒園各方面的表現,因為每個家長都希望在自己的家里聽到孩子各個方面進步了,所以這時我們盡可能地說些孩子的優點,這樣也可以緩和家訪時的氣氛。即使孩子今天幫助同伴扣紐扣一件小事,都講給家長聽。這時,家長心里會有所觸動,接著再把幼兒存在的問題婉轉提出,讓家長明白自己孩子在哪方面的不足,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。
(三)家訪工作要有耐心
在家訪的過程中,絕大部分家長是理解教師工作,他們能熱情接待老師,積極地、樂意地與學校配合。
但也有少部分家長則認為把孩子交到幼兒園,教育是幼兒園的事,不但不能很好配合,甚至護短,說風涼話。遇到這種情況,不能操之過急,或不負責任一走了之。要有耐心,誠懇中透出是對孩子的熱愛和負責,耐心細致做好家訪工作。
(四)家訪的時間選擇要合理
在家訪時間選擇上,要避開用餐、午睡等時間,還要注意時間不能太晚,以免影響幼兒家長正常生活規律。家訪時時間不宜過長,教師應長話短說,不要讓家長覺得老師啰嗦,要讓家長覺得老師是果斷能干才行。
(五)家訪時幼兒一定要在場,消除幼兒的緊張情緒
在幼兒園里老師是幼兒的偶像,是神秘的。當老師出現在他的家里,幼兒是非常興奮的。如果家訪時,把幼兒支開,幼兒情緒會很緊張,心里嘀咕“是不是我犯什么錯誤了,老師告我的狀了”等等。所以,無論在什么情況下,家訪時幼兒一定要在場。有特別情況時也要巧妙對待。
家訪前的準備工作
1.“備”目的:
教師的每次家訪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,此次家訪要達到什么目的?解決什么問題?一般來說家訪的目的有三個:
A.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近段時間在園的表現。 B.了解幼兒家庭情況、家庭教育狀況、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影響,孩子在家中的表現。 C.一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。
2.“備”家長:
每個家長學歷不同、個性脾氣不同、職業不同、學識閱歷不同、育兒觀念不同,對教師的家訪也會存在不同的態度。哪些話該說,哪些話不該說,不能不看對象信口開河。所以家訪前應對家長的各方面情況有所了解,盡量做到信息全面,才能掌握家訪的主動權。
3.“備”孩子:
家訪前,必須對孩子的在園表現、學習習慣、興趣愛好、同伴交往、個性、優缺點等全面掌握,以便家訪時信手拈來,提高家訪的實效性。
4.“備”談話內容:
(1) 家訪的內容應多樣:教師在學期中需要時都可以安排家訪,比如需要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況了、孩子取得進步了、發現孩子有問題了、孩子之間發生爭執了、孩子在園發生安全事故了、孩子有家庭困難了,等等。如果孩子有需要也可以適時地去家訪。
(2) 談話的內容有中心:家訪談話不是隨意交談,想說啥就說啥,否則就起不到家訪的真正目的了。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精心組織談話內容,務必突出重點,分清主次,掌握好先說什么,再談什么,不隨意更改話題內容。
(3) 把握好談話的主動權: 教師是家訪的發起者,又是預先準備的一方,在家訪的談話中,教師自然占了主動地位。在談話中,家長往往只是接受教師發出的信息,承諾配合教師協同教育孩子,在家訪中處于被動地位。認識到這一點,教師在家訪中,盡可能巧妙地控制整個談話內容和現場的談話氣氛,要表現出對家長的尊重,要和家長交流話題,談雙方關注感興趣的一些教育話題,萬一離題,得想辦法拉回話題。在整個談話中,要把握好整體談話思路,使用好談話的主動權。
預約家訪時間:
電話、與當面預約等形式。
預約時,錯開吃飯時間
家訪內容
一、家庭基本情況:
1、家庭成員
2、工作單位
3、文化程度
4、收入水平
二、幼兒在家中活動情況:
1、起床、睡覺時間
2、飲食(挑食、進餐時間、只用獨立餐具、飯量等)
3、自理能力(穿脫衣服系鞋帶、獨立睡覺、是否自己洗手洗臉上廁所)
4、與周邊孩子交往能力
5、看書閱讀情況
登門:
敲門;熱情的打招呼。例:您好,打擾你們了,我是***,這是***,需要換拖鞋嗎?等→→接下來,贊美一下家里或小區環境等→→跟孩子熱情的打招呼以其他的形式表示見到孩子的喜悅之情。之后主班找家長交流,隨行老師可以做簡單的記錄 家訪內容。
開場白:
平常大家工作都忙,這次我們家訪,主要是了解一下孩子的在家的狀態,跟您溝通一下這學期孩子在園里的一些進步……
正式開始談話:
了解孩子在家情況,包括優缺點;向家長介紹孩子在園情況(上課、學習、飲食、習慣、性格、與孩子和老師等)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,參考比例7:3
深入話題:
結合家長交流的結果,對孩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等; 平常誰負責孩子的教育引導工作,孩子跟誰比較親密;親子陪伴時間大概有多少,自評是否是高品質的陪伴;孩子平常的娛樂形式是?
家訪后
一、針對家訪目的,認真做分析,總結和制定教育措施,
二、家訪后加強對孩子的督導,以鞏固家訪效果。
孩子的每一點進步,不是一步到位,必然有一個反復的過程,家訪后,要及時對孩子加以督導,這是家訪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。如果家訪后,對孩子不聞不問,認為家訪回來就意味著完成了一項任務,這是錯誤的。
為了鞏固家訪效果,可采用孩子監督和老師疏導相結合的方式,輔以榜樣示范、正面激勵等措施手段,對孩子的行為給予公正的評價。定時采取談心形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,防止孩子錯誤行為的反彈。
三、針對家訪情況總結家訪成效,和后期的針對性工作的開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