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8雨點兒教案設計有反思》這是一篇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,文本第一次出現了對話,語言生動優美、富有童趣,內容雖淺顯易懂,但內蘊豐富:雨點兒要去幫助花草體現了互助的精神,透視著萬事萬物離不開雨水滋潤的道理。?
8 雨點兒
教學目標 1.會認“彩、半”等12個字,會寫“問、有”等5個字,認識三撇、穴寶蓋、立刀旁3個偏旁。
2.正確、流利地朗讀課文,分角色朗讀課文,讀好逗號和句號的停頓。
3.理解課文內容,體會雨點兒給大地帶來的美好變化。
重點難點 重點:識字、寫字,分角色朗讀課文,讀好逗號和句號的停頓。
難點:讀準多音字“數、長”的字音;會寫“有、從”。
教學課時 兩課時
教學過程
第一課時
【課時目標】
1.會認“彩、半”等12個字,會寫“問、有”等5個字,認識三撇、穴寶蓋、立刀旁 3個偏旁。
2.正確地朗讀課文。
【教具準備】
課件、生字卡片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情境導入,揭示課題
1.(課件出示2)課件出示畫面:有花有草,但花草都干枯了;沒有草,土地干涸。
導語:大家都知道今年我們家鄉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,很多地方花草枯萎了,干涸的土地裂開了大縫。如果你是這些枯黃的花草、這片干涸的土地,現在你最需要什么?
(板書課題:雨點兒。同時用課件出示大雨點兒、小雨兒點紛紛落下的動態畫面。)
2.師:多可愛的雨點兒啊!如果我們把課題中的“點”和“兒”連起來,讀得快一些,就是在讀“點”的時候把舌頭卷起來,就更好聽了,這叫兒化音。大家一起讀一讀吧!
二、初讀課文,自學生字
1.認真讀課題,注意輕聲,讀準字音,自學生字,想想可以給生字找哪些朋友。
2.朗讀課文:(課件出示4:預習要求)
(1)給課文標好自然段;
(2)圈出文中的生字,并給生字找幾個朋友;
(3)把課文讀正確、讀連貫。
三、檢查預習,認識生字
(一)認讀生字詞。
1.認讀下面帶有拼音的詞語,重點強調平翹舌音、兒化音和輕聲。
(課件出示5)課件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:
shǔ bù qīnɡ yún cai bàn kōnɡ wèn dá dào nǎr
數 不 清 云 彩 半 空 問 答 到 哪兒
méi yǒu ɡènɡ hǎo lǜ sè zhǎnɡ chū dì fɑnɡ
沒 有 更 好 綠 色 長 出 地 方
2.指名領讀,正音。注意輕聲的讀法。
注意讀準平舌音“從、彩”,翹舌音“數、出、長”,前鼻音“問、半”,后鼻音“空、方、更”。
另外,注意讀準多音字“數、長”,“數”在本課中讀“shǔ”,它還有一個讀音“shù”,組詞為“數學”;
“長”在本課讀“zhǎnɡ”,還有一個讀音是“cháng”,組詞為“長江”。
讀好兒化音“哪兒”,還要讀準“云彩”中的“彩”,“地方”中的“方”是輕聲。
3.自由練讀。開火車讀。
4.去掉拼音誰能讀好它們,試試看。指名讀。
5.齊讀。
(二)識記生字.
(課件出示6)出示生字:
數 彩 半 空 問 到 方 沒 更 綠 長 出 從 有 你
說一說你是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的?
加一加:“至+刂”為“到”,“米+女+攵”是“數”,“采+彡”是“彩”,“穴+工”是“空”。
隨機學習新偏旁“刂 (立刀)”“彡(三撇)”,“穴(穴寶蓋)”表示洞穴。
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“半”。
字族識字法識記:區分“問-閃-聞”。
聯系生活實際記憶或說反義詞識字:沒—有。
謎語識字:“出”——山上有山。“方”——“一萬點”。
組詞識記:“更、長、你、從”組詞為“更大、更長、你們、從前”。
四、識記生字,寫字指導
1.(課件出示7)出示生字田字格課件:問、有、半、從、你。
2.仔細觀察,分析字形,怎樣才能把這個字寫好?
3.師重點指導書寫“你、問、從”。(課件出示8)
“你”左右結構,左窄右寬,左右兩邊上下平齊。
“問”字,門字框橫要平、豎要直,框稍寫大些,為“口”留出空間。
“從”字,左邊比右邊稍窄一點,右邊“人”的撇要穿插在第二畫點的下方。
4.認識新筆畫“橫鉤”:本課生字“你
字中含有新筆畫“橫鉤”。帶有“橫鉤”
的字還有“寫、空、字”等。注意和“橫折鉤”的區別。
指導書寫新筆畫“橫鉤”:
橫鉤起筆稍重,在拐彎處稍作停頓,出鋒收筆。
5.學生在《習字冊》上描紅、仿影、臨寫。
教師巡視指導。
五、快樂游戲,鞏固生字
1.游戲:找朋友。(課件出示9、10)課件出示:“小雨點兒”身上寫音節,“大雨點兒”身上寫字,把“小雨點兒”與“大雨點兒”連一連。再給“大雨點兒”身上的字找朋友(擴詞)。
2.游戲:讓花更紅。
導學:小朋友,小雨點兒的本領可真不小,它能夠讓花開得更紅,開得更艷。我們小朋友的本領也不小,只要你讀對它,小雨點兒就會自動落到花朵上,小花就會開得更大、更紅了(課件出示11)(課件演示課文第88頁的插圖)。
3.導學:將字寶寶放在課文里,希望大家也能很順利地將它們讀出來。
4.指名讀。評議。重點指導問句的讀法以及對話時不同角色的語氣。
第二課時
【課時目標】
1.正確、流利地朗讀課文,分角色朗讀課文,讀好逗號和句號的停頓。
2.理解課文內容,體會雨點兒給大地帶來的美好變化。
【教具準備】
課件、圖片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伴隨音樂,復習導入
1.欣賞歌曲《小小雨點》。
師:孩子們,剛才的歌曲好聽嗎?(好聽)雨點兒邀請小朋友們今天和它們一起去旅行,你們想去嗎?(想)那我們一起用最洪亮的聲音把雨點兒叫出來吧!
2.復習字詞。
師:上一節課,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寶寶,你們還記得它們嗎?來,我們一起給它們打打招呼吧!(齊讀生字)
師:同學們讀得真準!還有一些詞語朋友也想和大家見面,我們來開著火車讀一讀。
二、聽課文錄音,初步感知
1.播放課文錄音。思考:這是誰與誰之間的故事?
2.反饋: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之間的故事。(教師貼大雨點兒、小雨點兒圖片)
3.引導: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?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,找一找吧!
三、深入讀文,朗讀感悟
(一)學習第1自然段
1.過渡:來了這么多好朋友,誰能數得清?
預設:數不清。
2.(課件出示12)出示第1自然段。
(1)指名朗讀。比比誰讀得讓人感覺雨點兒多。
(2)引導學生帶動作讀。
3.導學:除了課文里的雨點兒數不清,開動腦筋想想:你還見過什么東西數不清呢?
4.引導學生用“數不清”說話。
5.導學:雨點兒是從哪兒飄落下來的?(從云彩里)
6.(課件出示13)課件動畫演示: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。
引導學生仿照“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”這一句式說話。
進行句子訓練:小松鼠從( )跳下來。( )從( )回來。
7.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。
(二)品讀第2~4自然段
1.過渡:這數不清的雨點兒里面有大雨點兒,有小雨點兒(課件出示14)(出示圖片)。瞧,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大雨點兒,那就是其中的一個可愛的小雨點兒。大雨點兒看見小雨點兒匆匆忙忙地從它身邊路過,睜大了眼睛,好奇地問著,小雨點兒笑瞇瞇地回答著。它們在問什么、答什么呢?讓我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。
2.學生自由朗讀,尋找答案。
3.匯報交流。
預設:
(1)大雨點兒問小雨點兒:你要到哪里去?
(2)小雨點兒這樣回答: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。
4.引導學生體會“你呢?”這句話沒說完整,這是誰問誰?問什么?引導學生將問句補充完整。
5.分角色朗讀它們之間的對話。先同桌練習,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讀。最后師生合作讀。
6.導學:為什么大雨點兒跟小雨點兒去的地方不一樣呢?
(課件出示15)課件演示:出示一盆小花,讓學生說說小花需要的是大雨點兒還是小雨點兒?它們能換嗎?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大雨點兒呢?
預設:干旱地區、沙漠地區需要更多的水分,所以大雨點兒去了更遠的地方,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,讓那里也能長出花草。
(三)學習第5自然段。
1.過渡: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真開心呀!它們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。不久,雨停了,太陽出來了,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雨后的景色吧!(課件出示16)(播放課件)(教師解說:大雨過后,彩虹出來了,有花有草的地方,花更紅了,草更綠了。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,開出了紅的花,長出了綠的草。在這美麗的大自然中,溪水流得更快了,鳥兒叫得更歡了,它們都表達著自己無比高興、愉快的心情。)你能用動聽的語言來贊美這些美景嗎?(指名答)
2.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。(兩句)指名美美地朗讀第5自然段,其他同學評價。
3.讓學生就這一自然段質疑并自己請小老師解答。
預設:
(1)為什么花更紅了,草更綠了?
(2)為什么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,開出了紅的花,長出了綠的草?
(課件出示17)課件演示:干旱無水的大地經過雨水的滋潤,開出了紅的花,長出了綠的草。
4.教師渲染:這就是干旱無水的大地,沒有花也沒有草。大家盼呀,盼呀,終于下雨了,大地濕潤了,不久開出了紅的花,長出了綠的草。
5.指導朗讀:這一切都是誰的功勞?你喜歡雨點兒嗎?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齊讀全文。
6.播放歌曲《小雨沙沙》。
7.學做小詩人。
導學:有位小詩人欣賞了雨后美景后,寫了一句詩贊美雨點兒。
(1)(課件出示18)出示:(雨點兒是綠色的,小草喝了它,變得更綠了。)
(2)仿說句子。(出示雨后美景圖提示學生說話。)
8.引導學生說一說:如果你是大雨點兒,你會去哪兒?如果你是小雨點兒,你會去哪兒?
9.美美地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吧!
四、深情朗讀,用心體會
讓學生帶著對雨點兒或喜愛,或感謝,或佩服……的感情把全文朗讀給小組成員聽,再推薦讀得好的同學在班上朗讀。
五、課后實踐,升華認識
師: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一篇美麗的童話——《雨點兒》,它讓我們體會到了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。老師請每個小朋友回家以后都為小花、小草澆澆水,過段時間看看小花、小草會發生什么變化,再把看到的告訴同學和老師。 【板書設計】
雨點兒
小雨點兒 有花有草的地方 花更紅 草更綠
去哪兒
大雨點兒 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長出紅的花 綠的草
【反思】
成功之處:
1.方法指導,讓學生學會學習
識字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,本節課注重引導學生在情境中識字,運用多種方法識字,為學生今后自主識字、學好語文打下了基礎。
2.注重朗讀,讀中感悟
本課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,自由地朗讀,將內心對雨點兒或喜愛,或感激,或佩服的情感,自然而然地釋放出來。學生在課上將朗讀演繹得十分精彩。
不足之處:
今后的課堂教學中,我還要注意教師的語言要簡潔明了,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,善于表揚鼓勵學生,讓學生更喜歡上我的課。
備課素材
【教材分析】
《雨點兒》是一篇童話。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,通過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,告訴學生有了雨水的滋潤,才有草長花開的美麗景象。文本第一次出現了對話,語言生動優美、富有童趣,內容雖淺顯易懂,但內蘊豐富:雨點兒要去幫助花草體現了互助的精神,透視著萬事萬物離不開雨水滋潤的道理。
【與文章相關的資料介紹】
雨點兒
我想變成
一顆快樂的雨點兒
落到樹葉上
把葉子當作滑滑梯
落到荷葉上
把荷葉搖籃玩
落到花朵上
把花朵當成蹦蹦床
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8雨點兒教案設計有反思這篇教案共15244字,適合用于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教學學習。
相關文章
《語文版S版一年級上冊《江南》課堂實錄教學反思推薦》:《江南》是一首選自《漢樂府》的古詩,描繪的是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。詩句生動活潑,通俗易懂;插圖色彩鮮明,形象逼真,展現了一幅蕩舟采蓮、蓮葉田田、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。
《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《第3課江南》課堂教學實錄文字版反思》:詩句生動活潑,通俗易懂;插圖色彩鮮明,形象逼真,展現了一幅蕩舟采蓮、蓮葉田田、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,可謂有景、有情、有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