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數學《小熊購物》教學設計板書設計教案反思》這是一篇三年級上冊數學教案,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,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“小熊購物”,并把整個教學過程自始至終地貫穿在購物活動中。
第一單元
第一課:小熊購物
教學內容:P2 --4
教學目標:
1、通過“小熊購物”的情景,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2、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,探索先乘后加減的運算順序,體會到書寫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。
3、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,能正確進行乘加、乘減兩步式題的計算。
4、培養學生書寫規范,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。
重點難點:
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乘加、乘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。
教具準點:口算題卡、ppt等
教學過程:
一、復習
1、口算。(開火車)
3×5= 4×8= 7×6= 36-17= 80-43=
9×3= 8×5= 37-15= 8+15= 36+7=
2、觀察下面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?先算什么?再算什么?
36+5-18 45-18+20
指名口答,引導學生認識:只有加、減法計算的兩步式題一般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。
二、探索新知
出示小熊購物的主題圖,引導學生觀察。
1、提示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,提問:你能知道那些數學信息?
2、提出問題:假如你們是顧客,你想買哪兩種食品?每種食品的數量不限。
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,教師選學生提出其中一個問題,引出例題:胖胖要買1個蛋糕和4個面包需付多少錢?
3、解決問題。
(1)列算式:3×4+6 6+3×4
(2)理解算理,掌握算法。
組織學生討論:3×4+6 6+3×4 各表示什么意思。
①算式“3×4+6”中的“3×4”表示4塊面包共付12元,所以3和4要先乘。12+6=18(元)表示4塊面包和1個蛋糕共付18元。
②算式“6+3×4”紅的“3×4”表示4塊面包共付12元,所以3和4也要先乘。6+12=18(元)表示1個蛋糕和4塊面包共付18元。
這兩種情況所付的錢都是相等的。所以,3×4+6與6+3×4這兩個算式都可以求出買1個蛋糕和4個面包共付多少元。
(3)引導學生用脫式計算。
3×4+6 6+3×4
以上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?(都含乘、加計算的兩步式題)
討論:含乘、加計算的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?再算什么?
(4)認識脫式計算的格式。(板書)
解法一: 3×4+6 解法二: 6+3×4 (PS: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)
=12+6 =6+12
=18(元) =18(元) 答:該付18元。
三、嘗試獨立解決新的問題
1、提問:壯壯有20元,買3包餅干應找回多少元?
2、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、討論。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方法解答。
a. 3×4=12(元) 20-12=8(元) 答:應找回8元。
b. 20-3×4 (PS: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)
=20-12
=8(元) 答:應找回8元。
3、重點討論解法b。算式中既有減法,又有乘法的情況下,應先算什么?再算什么?
4、認識:在既有減法又有乘法的兩步計算的式題中,應先算乘法,在算減法。
5、小結:觀察三個混合算式,有什么共同點?(以上三個算式是乘加、乘減兩步計算的式題。)
板書課題:乘加、乘減兩步計算式題
提問:這樣的式題要先算什么?再算什么?
四、鞏固練習:
1、P3“結合主題圖,說說下面每個算式的意思,再算一算。”
2、試一試第1題注意注意提醒學生討論先算什么,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。
3、試一試第2題學生板演并訂正。
五、拓展練習:
1、第3題讓學生再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可進行小組討論,寫出算式并把現算什么標記出來。第二問根據題目創設的情景來敘述算式的意義。
2、第4、5題學生獨立完成。
3、第6題先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意思,再根據題目意思選擇方法進行計算。
六、總結強調:計算乘加、乘減兩步式題應先算什么,再算什么?
板書設計:
小熊購物(乘加、乘減兩步計算式題)
解法一: 3×4+6 解法二: 6+3×4 (先算的一步用直線劃起來)
=12+6 =6+12
=18(元) =18(元) 答:該付18元。
【反思】
本單元學習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加、減、乘、除法的基礎上進行的,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兩級運算式題,教材不是以單純學習計算法則的形式出現,而是通過“小熊購物”主題圖呈現生活情境,將教學內容和解決問題過程有機結合,教材列舉了用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得出結果,在綜合列式方法中,出現了兩種情況:一種是將乘法放在前面,另一種則將乘法放在后面。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在加法和乘法的綜合算式中,無論乘法在前還是在后,都要先算乘法,再算加法。
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,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“小熊購物”,并把整個教學過程自始至終地貫穿在購物活動中。學生對此感到親切,并逐步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。讓學生猜一猜小熊可能遇到的問題,允許學生多角度地看問題,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以及開放性思考問題的能力。通過自主探索、小組合作、討論交流,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最后,通過比較“有加法又有乘法”和“有減法又有乘法”時,它們在計算方法上相同的地方都是先算乘法,更加加強了學生正確計算兩步式題的能力。但是對于把兩個算式合在一起,學生對此還是感到困難,要適當地加以引導,并在練習中不斷地加強與鞏固。兩個算式合并以后,算式的讀法還是要加強。